原稿刊於彰化縣中醫會刊第16期 104/11月 

前言

柯氏遠絡療法源自旅日的疼痛科醫師柯尚志(1948-2016),從針灸「一針見效」的多年臨床研究中,所歸納與創新的治療方式,2001年發表於上海針灸雜誌,2002年起在日本開課,並於2003年引進台灣。本療法主要是以神經內科的視角來分析經脈的病理病態,再用各種壓棒(古名員針/鍉針)來疏通與平衡人體經絡,達到迅速消除疼痛不適的效果。

 

主要概念(註一)

*人體本身具有自癒能力,醫者只要誘發患者的自癒本能,不打針、不吃藥、不接觸疼痛處、無需針灸(針刺),就能消除疼痛。

*主要治療的工具有大小壓棒、紅外線雷射針灸、負離子貼片等、偶爾會用到毫針。之前有中週波治療機(補瀉儀),但柯醫師晚年已棄用。

*疾病與症狀,若依據病因的明確性可分為(1)局部性病因:有明確的受傷原因(例如外傷或感染),與(2)中樞性病因:無明確病因(例如慢性肩頸痠痛或神經失調)等兩大類;若依病理病態則可區分為神經性疼痛、血管性疼痛、淋巴(阻塞)性疼痛、內臟性疼痛(器質性病變)等多種。

*遠絡療法的應用是以「遠絡病理病態分析」為中心的,其作法為:用西醫的病理學+中醫經脈與陰陽五行→用中醫原理融合成「中醫的病理」→指導與應用遠絡療法。

*舉例:頸椎創傷導致手臂橈側掌面發麻的患者,依西醫病理解說,乃因頸椎受到撞擊引起椎管狹窄而壓迫神經,導致手臂等疼痛或發麻等。

依遠絡病理分析,發生疼痛/發麻的原因在於頸椎,受傷處是膀胱經,若膀胱經發生完全阻塞的話,以陰陽五行相生關係來探討會引起大腸經的沉重感(即中醫的實症)。(經脈)五行有分表裡,大腸經(表)的內側肺經(裡)就會產生發麻症狀(即相對性的肺經虛證),也就是說,原本正常的肺經,因為大腸經的(阻塞)屯積而引起相對性肺經的「發麻症狀」。

依據上述病理分析,用遠絡的治療方式就是:只要按壓肺經絡穴(列缺),將已囤積沉重感的大腸經引導到肺經而使體流暢通,那麼大腸經的手臂沉重感與肺經的發麻就可以一瞬間全部消除。(註二)

適應證

*遠絡專門治療功能異常,但結構尚屬正常的病症,例如急慢性運動傷害、眩暈、偏頭痛、自律神經失調、帶狀皰疹後神經痛(PHN)、舌頭發麻、長期慢性肩頸背腰疼痛等疾病,療效可靠。

*若結構已經發生器質性病變、或是神經血管因物理性壓迫或沾黏導致的麻痛,例如扳機指(掌指關節劇痛)、沾黏性肩關節炎(五十肩痛)、腕隧道症候群(手掌麻木)、梨狀肌症候群(坐骨神經痛)等,則非其所宜。

如何辨別器質性(結構異常)病變?

(1)被動關節肌肉活動測試:若被動活動受限則必為結構性病症(動態平衡失調)。

(2)以遠絡療法測試。例如治療局部長期的頑固性痛點,一開始可以先用遠絡療法,若治療後痛點消失,則只是功能性(神經)異常所致的痛症;若治療後完全無效,則通常是局部的結構沾黏。仔細檢查找到關鍵點,以小針刀治療後,若立刻見效則必是結構性痛症。(註三)

個人體會

(1)初學者做遠絡,經常把病人手腳壓的到處瘀青,而且一個病人要處理5到10分鐘以上,病患的候診時間會變長、門診人數會變少,收入當然也會變少。而且,學費不便宜,遠絡醫學公司的正規課程全部上完要價60萬以上。

(2)精通遠絡的家醫科醫師陳智沛表示:「…我感受到全新的醫病關係,開始會有病人在離開診間時對我鞠躬道謝,開始收到病人的小禮物,開始會有病人從遠地跑來看診…」相信樂於做遠絡的醫生均有同感。

(3) 遠絡與針刀療法,配合使用更佳:兩者都是中西醫結合下的產物。雖然不藉助藥物,卻都可治療許多疑難痛症,但各自有其學術主張與適應症。遠絡強調不碰觸局部,以遠處相應的穴道來治療病痛;小針刀卻強調在局部找關鍵點,用針刀剝切治療。兩者的論點看似相反,但在臨床應用上兩者常能互補。例如長期肩背酸痛,遠絡治療無效,若用針刀常能見效;沾黏性肩痛,針刀後局部常殘留少許酸痛感,加用遠絡常能令病患更為滿意。

(4) 總結:遠絡治療功能性異常的疾病,針刀微創手術則治療結構性異常的疾病。兩者各有完全不同的適應症,醫者宜辨之。

備註

(註一)摘錄自柯尚志,沒有消除不了的疼痛,原水文化2006

(註二)同樣的病理狀態,可有多種不同治療方式,例如(1)採用刺灸心法‧大腸經表裡原絡穴主治歌,瀉合谷補列缺,或是(2)採用鋒針(刺絡療法),在井穴(商陽)放血,都可消除大腸經實證;也可以採取(3)頸部整脊,或(4)頭頸部(夾脊穴)針刀治療,消除源頭(膀胱經)的阻塞,均能有效消除本症。醫者可以師其意,不必師其方(遠絡療法),臨症時醫者應依個別專長變通施治。

(註三) 針刀療法的主要概念與適應證,請參考部落格的相關文章。若因機能異常(亢進或低下),或非沾黏攣縮導致的疼痛不適,使用針刀大多無效。

圖:各種按壓棒,均可用來操作遠絡療法。若臨時無壓棒等工具,以指代針,也能有效解除病患的疼痛不適。

pen    

arrow
arrow

    DrT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