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案一30-60歲有男有女,背部皮膚某處有圓狀突起物,有的中央有黑點,局部皮膚消毒後用22號針頭或市售青春棒(要先消毒)刺入,擠出大量白色臭味豆腐渣樣油脂後消腫,嚴重者一星期後再做一次治療,連續治療2-3次後痊癒。

 

病案二:44歲男,某側腹股溝皮下有腫塊數年,逐漸增大為黃豆大小,按壓堅硬。數月前用針頭刺入,只有少許污血流出,腫塊大小如故。今改用針灸針(針柄2公分/針身1.3公分)數支刺入腫塊(直沒至柄),再在針柄上用艾粒燒之,每日治療1次,共治療6次。第3與第4次治療後從腫塊上方的皮膚擠出大量黑色混雜污血的豆腐渣樣物質,又一星期服用活血中藥煎劑後,又擠出許多黑色帶臭油味的東西,患部完全消平。

 

病案三30女,左腋窩處皮下偶然發現有米粒大腫塊,數月後漸大為綠豆大,再數月變大為花生米大小,因為無痛,不以為意。某日局部突然微痛,且疼痛日日加劇,皮膚色暗紅,腫塊變成雞蛋大小,就醫服用抗生素數日後腫痛減輕,接著開刀取出發炎的腫塊,又1星期後拆線,約半個月才痊癒,遺留約2公分的開刀疤痕。

 

病案四40男,右大腿根部皮下有米粒大腫塊已數年,逐漸增長為黃豆大小,某日病灶處感到疼痛,日日加劇,就醫服用抗生素數日無效,局部腫痛甚,醫生用針頭刺破引流排膿,傷口深入筋肉間達數公分,天天換藥(傷口內塞紗布/嚴禁碰水),約1個月才痊癒,患部皮膚變黑,並遺留約0.5公分左右的傷疤。

 

解說

*皮脂腺囊腫(粉瘤)是皮下常見的良性腫塊,西醫認為跟體質/遺傳有關,常因為皮膚毛孔阻塞不通,皮脂腺分泌的油脂蓄積成團成塊所誘發,常見於背部、腋窩、腹股溝、頭面等部位。本症會影響皮膚外觀(皮膚有突起),通常不引起疼痛,此時西醫通常會建議觀察或是開刀切除。但若患部皮膚不慎有傷口,則可能導致細菌感染與發炎,會導致急性與劇烈疼痛,必須及早服用消炎藥/抗生素等,以免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或全身性感染(菌血症)

 

*病案一是粉瘤/皮下腫塊未發炎時的簡單治療法,消毒後用針頭刺入黑色毛孔,擠出阻塞的脂肪油汙後腫瘤即可消除。關鍵在於操作過程要消毒確實,以免術後傷口感染化膿,反而會留下疤痕/痘疤。病案二是已經變硬的粉瘤,用針刺無效,必須藉火的熱力,將堅硬的油塊軟化,然後才能擠出來。病案三與四是粉瘤感染發炎導致的急性疼痛,治療則必需內服消炎藥/抗生素與西醫外科介入。

 

*預防保健:1注意皮膚清潔與個人衛生,特別是頭面/背部/腋窩與胯下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區域,洗澡時應該用浴球或沐浴刷等搓洗乾淨

2避免晚睡熬夜、與少吃辛辣/煎炸與烤物,以免皮脂腺分泌失調(分泌旺盛)

3若發現有皮下腫瘤,請及早就診中醫治療,針灸(圍刺法)、艾火灸、火針等均有縮小粉瘤與排除脂油的治療效果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rT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